网络通信加密算法的原理
网络通信加密算法的原理可以通过两种算法来解释: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。
对称加密算法: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。在通信开始之前,双方需要协商一个密钥,并确保第三方无法获取该密钥。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、AES等。其中,Diffie-Hellman算法可以用于在第三者窃听的前提下,双方计算出一个无法被其他人算出的秘密作为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,从而开始对称加密的通信1。
非对称加密算法: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,即公钥和私钥。公钥可以公开给任何人,而私钥只有拥有者可以访问。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加密,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。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、DSA等。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,发送方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密,而只有接收方拥有私钥才能解密,从而确保只有接收方能够解密信息。
网络通信加密算法有哪些
网络通信加密算法有很多种,其中一种是PKI(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,公钥基础设施)体系。PKI是一种非对称密钥管理标准化的体系,它包括了公钥证书、数字签名、数字证书等技术,用于确保通信的机密性、完整性和身份认证。
在国密算法中,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密算法:
SM1:对称加密算法,密钥长度和分组长度均为128位,算法不公开,需要通过加密芯片的接口调用。
SM2:非对称加密算法,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(ECC),算法已公开。由于基于ECC,签名速度和密钥生成速度都快于RSA。安全强度比RSA高,运算速度也更快。
SM3:摘要算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