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数民族特辑 | 蚩尤和他的苗族

少数民族特辑 | 蚩尤和他的苗族

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,全省有18个世居少数民族。

1950年后,国家设立了多个民族自治州/县,如黔东南州(苗族侗族)、黔南州(布依族苗族),保障了少数民族权益。

而在贵州的众多少数民族中,苗族是人口占比最高的民族。

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约1253万人,占全省总人口的36.4%。

其中:苗族人口约430万,占少数民族总人口34.3%,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。

布依族紧随其后,人口约280万,占比约22.3%。

其他主要少数民族包括侗族(约160万)、土家族(约140万)、彝族(约85万)等。

蚩尤部落

蚩尤

讲到苗族,那就绕不开一个人——蚩尤。

大量的文献史料再结合民间传说等等资料印证,蚩尤是苗族的远古祖先。

苗族是以蚩尤为首领的古三苗、九黎族团的直系后裔。

炎帝

一开始,蚩尤部落的集聚地并非西南山区,而是在富饶的江淮流域。

据史书记载,在公元前3一4千年左右,苗族远祖蚩尤就统率了以江淮流域为其集聚区的三苗、九黎部落集团。

甚至,蚩尤部落一度成为,华夏诸部落集团中的最强盛者。

当时,以蚩尤为主体的三苗、九黎族团、黄帝族团、炎帝族团成为主导远古华夏民族文明历史进程的古代三大主体民族。

三个强大的族群要发展,肯定有地域之争的。

历史上,蚩尤是先于黄、炎两大族群进入中原的。

但,蚩尤部落的核心一开始仍然是淮河流域,所以,黄、炎两大族群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更为壮大。

而随着族群的扩大,蚩尤的三苗九黎族团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带发展,这就触碰到另外两个族群的利益了。

大战一触即发,三大部落集团在黄河流域互相侵伐。

Wait a minute.

大战之前,我们先来厘清一下,三个族群的背景情况。

部落背景

炎帝,神农氏后裔(“神农尝百草”)。

传说中姜姓部落的首领,代表农耕文明,早期是中原地区的强大部落联盟领袖。

后世将其与黄帝并称“炎黄”,视为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。

黄帝,轩辕氏,姬姓部落首领。

兴起于黄土高原(一说河南新郑),以武力与智慧著称,部落擅长驯养野兽、制造战车。

阪泉之战三战击败炎帝。

炎帝臣服,两大部落结成联盟,形成“炎黄集团”,黄帝被后世尊为“人文初祖”。

蚩尤九黎城

蚩尤,明确为九黎部落首领。

上文提到的“三苗部落”,是大战之后流落出去的部分九黎部众融入炎黄联盟,另一部分因为被炎黄排挤被迫南迁,演变为后来的“三苗部落”。

这也还是印证了,蚩尤是苗族的远祖首领。

蚩尤掌握先进的铜器技术(“铜头铁额”),部族勇猛善战。

在苗族等少数民族传说中,蚩尤是英雄祖先,与汉文献的“叛乱者“形象是完全相反的。

所以有时候,我们看待历史上的人物形象也应该辩证的去对待。

涿鹿之战

河北涿鹿黄帝城中华合符坛

好,背景介绍完毕,开始史诗级转折点大战——涿鹿之战。

“涿鹿之战”,是发生在炎黄两大部落,堪称为生死战的“阪泉之战”之后。

那个时候,炎帝部落已经臣服于黄帝了,所以他们两个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蚩尤的部落。

这一历史事实在我国古典史籍中有许多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记载,这里我们例举两部文献。
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
根据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

“蚩尤作乱,不用帝命。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遂禽杀蚩尤。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,代神农氏,是为黄帝。”

河北涿鹿黄帝城华表

《史记》延续儒家正统史观,将蚩尤塑造为“乱臣贼子”,是一位纯粹的“反叛者”。

并且,未提及炎帝部落合谋参与了涿鹿之战,完全隐去炎帝的作用。

其,主要突出黄帝的绝对主导地位,强调黄帝讨伐的正义性,四个字总结“擒杀蚩尤”。

《逸周书·尝麦解》

但是,根据《逸周书·尝麦解》的记载:

“昔天之初,诞作二后,乃设建典。命赤帝分正二卿,命蚩尤宇于少昊,以临四方……蚩尤乃逐帝,争于涿鹿之河,九隅无遗。 赤帝大慑,乃说于黄帝,执蚩尤,杀之于中冀, 以甲兵释怒,用大正顺天思序,纪于大帝。用名之曰:绝辔之野。”

河北涿鹿黄帝城

这个和上文《史记》有着很大的叙事差别。

《逸周书》承认蚩尤曾受天命统治四方(“宇于少昊”),暗示其权力合法性,后因与赤帝冲突才被黄帝镇压(这里的赤帝我们可以理解为炎帝)。

所以,并非是叛徒。

同时,明确记载蚩尤先击败赤帝,赤帝被迫联合黄帝,更接近“炎黄联盟共抗蚩尤”的传说。

族群迁徙

但,不管是哪一部文献,都是一个结果,涿鹿之战中蚩尤部落战败。

涿鹿之战结束了长期战争混乱局面,实现了古华夏三大主体民族的第一次统一和融合。

这场战争结束后,黄、炎族团融合为一体,蚩尤部落的一部分与黄、炎部落融汇,一部分则被迫南迁。

《百苗图》

因为战败,再加上民族歧视和彼时的社会压迫,使得蚩尤部落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逃离家园,逐步由东向西、由北向南渐进向我国西南偏僻的山区迁徙。

因为这种频繁的族群流动和迁徙,苗族先民成为我国古代民族中流动性最大、流动时间最长、流动地域最广,对其后裔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民族之一。

《百苗图》

苗族,迁徙到西南山区之后,族群基本稳定,从此,过着相对封闭式的生活。

但也正因为,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,使他们更完整地保留着原始文化的形态 。

文化回响

某种意义上,也正因为这种的迁徙,才让我们能够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,依然能够在苗族的文化生活中,感受到来自远古的文化魅力和力量。

苗族人民在迁徙与融合中淬炼出坚韧而灵动的民族之魂,是一部无需文字书写的文明密码,是一曲穿越时空的原始咏叹。

苗族银饰的叮咚声,如同远古族群的回响。

苗族文化,是中华大地上古老而鲜活的生命史诗。

千百年来,苗族人民以山为骨、以歌为魂,将原始的自然崇拜、神秘的巫傩文化、绚丽的服饰艺术和深沉的历史记忆,毫无保留的从蚩尤时代传承至今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
《逸周书·尝麦解》

《蚩尤古代形象发微和当代苗族的蚩尤崇拜》(聊城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,山东 聊城 252000)

查阅更多古籍,美斯齐在线书库即可查阅。

文案 | 猫她(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)

排版 | 猫她(部分图源自网络,侵删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到底谁对谁错?跑步时听音乐,是助力还是拖累?
在云端,学好课
365bet盘口官网

在云端,学好课

09-30 👁️ 8359
如何快速查询银行卡明细?详细步骤解析
365是正规平台吗

如何快速查询银行卡明细?详细步骤解析

07-20 👁️ 8424